氣候政策是烏茲別克課程的組成部分
在過去的十年中,我們越來越多地目睹了世界上發生的氣候變遷的破壞性後果。
與中亞地區一樣,烏茲別克也不例外:該國對生態平衡的干擾特別敏感。國際專家的預測已經顯示了其負面影響。例如,到本世紀中葉,該地區兩條最大河流——阿姆河和錫爾河的流量減少(高達 15%),人均供水量減少(減少 25%),預計農業產量將提高 40%。所有這些都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破壞現有基礎設施,並惡化人民的健康和生活。
在這方面,近年來,作為烏茲別克共和國總統實施的大規模改革的一部分,氣候議程已被確定為國家政策的優先領域。對此的主要確認之一是2017年《巴黎協定》的簽署和2018年的批准。 烏茲別克與175個簽署國一起承諾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攝氏2度以下。
2021 年,在格拉斯哥舉行的 COP26 上, 烏茲別克斯坦 提出了更新的國家自主貢獻(NDC-2),以減少單位GDP的特定溫室氣體排放,與10年的水平(NDC-35)相比,到2030年將這一數字從2010%增加到1% 。
為了實現預期目標,監管和製度框架得到了顯著擴展和補充。已通過並實施了多項戰略文件和決議,包括烏茲別克共和國總統4477 年2019 月第2019 號決議,該決議批准了《2030-XNUMX 年綠色經濟轉型國家戰略》,並成立了綠色經濟過渡部際委員會。
通過了一系列策略和計畫文件,包括2030年環境保護概念、2020-2030年水資源管理發展概念以及2019-2028年城市固體廢棄物管理策略。
2023年,根據總統令,自然資源部改為生態環境與氣候變遷部。也設立了副檢察長一職,負責生態、環境保護、林業領域立法的遵守與監督。
烏茲別克共和國環境政策制定的另一個重要步驟是在烏茲別克共和國歷史上首次將有關環境保護的單獨條款納入烏茲別克共和國更新憲法,體現了確保公民環境安全的權利。此外,81 年 2023 月第 UP-XNUMX 號總統令規定公民有權因違反環境立法造成的損害而獲得賠償。
此外,今年7月,成立了總統領導的氣候委員會。它被定義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遷的最高諮詢機構。
共和國面臨的最緊迫的環境問題之一是確保水安全。如今,烏茲別克有80%以上的水來自上游鄰國。全國只有約22%的再生淡水資源位於國內,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平均的57%。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RI)稱,烏茲別克是世界上特別容易受到水資源壓力的25個國家之一,而氣候變遷的影響只會加劇水資源短缺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領導層特別強調提高用水效率。
根據宏觀經濟與區域研究所的分析,過去五年來,共和國節水技術應用面積增加了7.7倍,覆蓋面積達1萬公頃。其中,滴灌面積398萬公頃,噴灌面積31萬公頃,實施離散灌溉16萬公頃。如今,烏茲別克在節水技術實施面積方面已躋身世界前十位國家之列(排名第七,僅次於以色列、美國、俄羅斯聯邦、西班牙、巴西和義大利)。
該國有補貼想要在其農場實施 WST 的公民的做法。如果說2019年農業企業獲得了137.9億蘇姆的補貼,2020年為251.6億蘇姆,那麼到2021年這一數字將增至899.4億蘇姆,其中棉田節水技術補貼為754.4億蘇姆。
烏茲別克氣候政策的另一個關鍵領域是再生能源(RES)的開發。 2019年,國家能源產業管理發生重大變化。根據 1 年 2019 月 XNUMX 日總統令,成立能源部,成為在再生能源利用領域實施統一國家政策的授權機構。
同年,通過了最重要的立法法案——《再生能源使用法》和《公私合作法》,為再生能源項目的加速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
向「綠色」經濟轉型的策略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26年,計劃將「綠色」能源份額增加到8兆瓦,這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萬噸。
到2030年,目標是將經濟能源效率提高一倍,並將再生能源的份額提高到40%。為了實現這些指標,計劃大規模建造新的再生能源設施,包括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廠。據悉,未來三年,烏茲別克將建成28座大型太陽能和風能電站,裝置容量達8吉瓦。
如今,國家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再生能源發展激勵制度。特別是,再生能源裝置製造商自國家註冊之日起五年內免繳各類稅款。使用替代能源的能源生產商可享有十年免徵再生能源裝置的財產稅和這些裝置所佔用土地的土地稅。在與現有能源網路完全斷開的住宅場所使用再生能源的個人可在三年內免徵財產稅和土地稅。
2020年起,對個人購買太陽能光電站、太陽能熱水器、節能瓦斯燃燒器裝置實施國家補償制度。此外,也向個人和法人提供補償,以支付購買再生能源裝置的貸款利息費用。烏茲別克正在積極吸引國際投資開發再生能源。一個很好的例子是納沃伊地區的100兆瓦太陽能光電站項目,該項目是在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公私合作夥伴關係的基礎上實施的。 2024年200月,與一家馬來西亞公司就在費爾幹納地區建造一座新的150兆瓦太陽能發電廠進行談判。該項目的成本估計為700億美元。今年,在中國的援助下,計劃在塔什乾地區建造一座XNUMX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廠。
目前,烏茲別克能源部正與亞洲開發銀行共同實施1-2019年總容量高達2025吉瓦的太陽能光電廠投資項目。
烏茲別克也一直致力於調節空氣品質。最近,由塔什幹市政府數位發展部(DDC)開發的塔什幹航空空氣品質監測計畫啟動。自2023年以來,該計畫一直在研究Surkhandarya、布哈拉、花拉子模地區和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人口的空氣污染發病率。此外,今年以來,也推出了各地區空氣污染程度的評級。
在國家努力的同時,烏茲別克也積極推動氣候倡議,旨在鞏固該地區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遷。 2022年,第四次中亞國家元首協商會議(CMHCA)在烏茲別克斯坦倡議下通過了「綠色議程」區域計畫。第五屆CMHCA期間,提出了製定適應氣候變遷區域策略的想法。
認識國際合作的重要性,Sh.M.米爾濟約耶夫在多個場合(一帶一路和上合組織論壇、中亞國家峰會、波斯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等)發表講話,呼籲「綠色」經濟,將氣候變遷視為全球經濟的優先事項。
塔什幹與聯合國的積極互動值得特別關注。目前,烏茲別克正在實施聯合國機構參與的約140個項目,總價值174.59億美元。其中最大的是農業食品部門向「綠色」經濟轉型(4.1萬美元)和製定國家氣候變遷適應計畫(1.2萬美元)。 2023年XNUMX月,在烏茲別克倡議下,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永續森林管理決議。積極參與聯合國氣候會議,實施與國際金融機構的聯合計畫。
烏茲別克對整體氣候議程的承諾體現在該國代表團高層和最高層級積極參與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COP)締約方會議。因此,烏茲別克總統在杜拜舉行的第二十八屆締約方會議上發表演說時確認,該國致力於在《巴黎協定》框架內儘早適應氣候變遷全球框架機制達成協議。氣候科學論壇是在塔什幹中亞環境與氣候變遷大學發起的,來自外國的頂尖科學家和專家參與其中。
烏茲別克斯坦富有成果地參加了巴庫締約方會議 COP29 也不例外。
也讀 - 烏茲別克邁向永續未來:環境倡議與國際合作
總之,應該說,烏茲別克是應對全球環境挑戰的負責任典範,始終如一地採取綜合措施,履行氣候領域的國際承諾。中國不僅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對現有基礎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還為吸引私人投資「綠色」計畫創造有利條件,更重要的是,鼓勵公民個人參與環境議程,這有助於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另請閱讀: 烏茲別克適應與減緩氣候變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