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震驚的下滑:匈牙利加入歐盟後如何落後於鄰國

匈牙利於2004年加入歐盟,目的是趕上或至少接近西歐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該國當時是該地區最先進的經濟體之一,其樂觀情緒是有充分根據的:高速公路網絡、廉價且熟練的勞動力和基礎設施使匈牙利對投資者俱有吸引力。透過利用歐盟提供的資源和機會,成長和發展是必然的,至少在紙上是如此。
過去二十年來,匈牙利經濟在數量上有所成長,但與競爭對手相比卻大幅回落。根據 內普扎瓦,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GDP成長了2.2倍,但該國在歐盟的排名卻從第19位下滑至第22位。

尤其不幸的是,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一開始的地位比匈牙利弱得多,現在在許多指標上已經超越了匈牙利。例如,就消費而言,匈牙利從 2022 年的倒數第二跌至 2023 年的倒數第一,僅領先同時上升的保加利亞。
就業和收入
勞動市場是匈牙利經濟傑出成就的領域之一。就業率顯著改善,15-64歲年齡層就業率從入行時的57%上升至74.4%,成為歐盟表現最好的國家之一。
薪資也大幅成長: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匈牙利薪資增加了近兩倍半,領先斯洛伐克。然而,退休金的情況卻不太樂觀,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的退休金成長速度也快於匈牙利的退休金。消費也呈現下降趨勢:從2004年該地區的第二位,到2022年跌至最後一位。

政策失誤、經濟衰退與腐敗
匈牙利經濟表現的惡化與政策失敗密切相關。在MSZP-SZDSZ政府的領導下,入盟後經濟的特徵是寬鬆的財政政策和債務負擔。儘管進行了許多基礎設施投資,但2008年的金融危機嚴重削弱了該國的表現。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 20 億歐元貸款使該國免於破產,但復甦緩慢。
2010年後,歐爾班政府採取了非正統的經濟政策立場,最初抑制了經濟成長。後來,央行和政府向經濟注入大量資金人為刺激經濟成長,雖然產生了短期效果,但長期來看卻導致了更高的通膨和結構性問題。以工業為主導的經濟政策,注重低附加價值工業生產而非高附加價值創新,也是造成地區落後的原因之一。
腐敗和缺乏法治加劇了這種情況。歐爾班政府經常低效率地使用歐盟資金,並建立了庇護體系。腐敗猖獗導致歐盟暫停了多項歐盟基金,使該國損失數十億歐元。近年來,這些政策不僅疏遠了外國投資者,也疏遠了匈牙利企業,越來越多的匈牙利商人對經濟治理提出了批評。
未來
匈牙利經濟的未來取決於根本改革。恢復法治和打擊腐敗對於重新獲得歐盟資金至關重要。滿足採用歐元的條件可以為旨在維持成長和提高競爭力的新經濟政策提供穩定的基礎。如果不促進自由競爭和高附加價值部門的發展,匈牙利經濟仍可能陷入中等收入國家的困境。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