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達佩斯圍城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持續時間最長的城市戰役之一

布達佩斯圍城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持續時間最長、最激烈的城市戰役之一,其特點是街頭戰鬥極其殘酷,而尚未疏散的平民的存在則加劇了戰況。就其規模、強度和破壞程度而言,它可與列寧格勒戰役、史達林格勒戰役、柏林戰役和華沙戰役相媲美。然而,與其中一些持續時間較短、街頭戰鬥較少或平民撤離較為成功的衝突不同,布達佩斯經歷了一場無情的最後一戰。雖然維也納和布拉格等城市沒有遭到蘇聯重砲的襲擊,但在布達佩斯,戰鬥仍在繼續,直到最後一顆子彈射完。

1945 年防禦陣地隧道
隧道內的防禦陣地,1945 年。

布達佩斯圍城戰

13年1945月102日,蘇聯紅軍與匈牙利-德國聯合防禦軍之間的戰役結束。蘇聯軍隊在 XNUMX 天前到達布達佩斯郊區,到了聖誕節,圍城已經完全包圍了布達佩斯,這座城市變成了人間地獄。

佩斯東部於 18 月 11 日淪陷,而布達西部則在 13 月 XNUMX 日至 XNUMX 日期間,在德國和匈牙利軍隊的拼命突圍嘗試下才被攻陷,並造成了毀滅性的損失。試圖逃亡的人中,只有一小部分成功逃入德軍防線。

殘障豹 1945
殘疾的黑豹,1945 年。

在布達佩斯圍城期間,德國曾三度嘗試解救布達佩斯。儘管蘇聯在擊退這些攻擊時損失了近 1,000 輛坦克,但這三次攻擊(即康拉德一號、二號和三號行動)均未實現其目標。第三次也是最成功的進攻,成功從南部推進到距布達 30 公里(18 英里)以內,但最終,所有突破圍困的嘗試均以失敗告終,這場血腥的城市戰鬥持續了很長時間。

圍城傷亡

在圍攻和相關軍事行動中,紅軍估計有 240,000 萬人受傷,80,000 萬人死亡。德國和匈牙利守軍總共損失了約100,000萬人,包括死亡、受傷和被俘虜的士兵。戰爭條件、極端困苦以及被迫遣返回蘇聯造成的平民傷亡也同樣是災難性的。

布達佩斯蘇​​維埃議會
議會前的蘇維埃分子。圖:Fortepan/蘇聯軍隊

布達佩斯是紅軍遭遇的第一個作為敵人據點的西歐主要城市。蘇聯軍隊不熟悉西方城市生活,對抽水馬桶、書架和眼鏡等物品都抱持懷疑態度,在他們心目中將當地人視為無產階級的敵人。這導致了猖獗的搶劫、普遍的性暴力以及對弱勢平民的持續虐待。

建築物破壞

該市僅有四分之一的住宅建築保持完好,大部分位於郊區。另一個區遭受了嚴重破壞或被徹底摧毀。第一區(城堡區)的人口減少了一半,而第二區的人口與圍攻前相比減少了三分之二。

被摧毀的伊麗莎白橋
被毀壞的伊麗莎白橋。照片:Fortepan/Kurutz Márton

布達佩斯所有標誌性的多瑙河橋樑均被拆除,包括著名的伊麗莎白橋,該橋從未恢復原貌。

由於長期戰鬥,布達西部遭到特別嚴重的破壞。這 布達城堡建築群 遭到嚴重破壞──皇宮幾乎被毀,從未重建原來的宏偉。外交部和軍事最高司令部等重要政府建築均被摧毀。曾經宏偉的騎馬大廳和衛兵營房消失了,歷史悠久的國家檔案館大樓也再也沒有恢復昔日的輝煌。瑪利亞瑪格達萊納教堂也被拆除。第一、第二、第十一和第十二區的建築物幾乎全部遭到嚴重損壞。

運輸機殘骸 Vérmező
韋爾梅澤 (Vérmező) 的運輸機殘骸。照片:Fortepan/南新英格蘭軍事博物館

在佩斯一側,多瑙河海濱長廊沿岸的優雅建築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大飯店,如格蘭德酒店 Dunapalota 和格蘭德酒店 Hungária 被大火燒毀。匈牙利第一通用保險公司的總部也成了一片廢墟。匈牙利科學院所有窗戶都掉了下來,內部發生火災,天花板倒塌到樓板上。

被摧毀的克里斯蒂娜瓦羅斯
摧毀了克里斯蒂娜城。照片:Fortepan/Kramer István dr

在市中心以外,第 13 和第 14 區遭受了猛烈的砲擊和大面積破壞。尤其令人震驚的是公共建築的毀壞,這些建築曾經是這座城市優雅的象徵。

布達佩斯的大部分學校遭到破壞。溫泉浴場也遭到嚴重破壞:蓋勒特浴場 70% 的結構被損毀,魯達斯浴場 90% 遭到破壞,聖伊姆雷(現為 Rác)浴場 95% 遭到破壞,而塞切尼浴場則遭受了 15% 的損失。

聖喬治廣場
聖喬治廣場。照片:Fortepan/南新英格蘭軍事博物館

曾經宏偉的宮殿、劇院、公共建築和住宅——許多都變成了燒毀的空殼——從未完全修復。戰後重建工作並不遵循前奧匈帝國的宏偉壯麗,而是遵循新社會主義政權的實際和意識形態現實。匈牙利王國的幻想逐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的現實。

布達城堡
布達城堡。照片:Fortepan/Fortepan

進一步討論布達佩斯被毀壞的地標 點擊這裡.

來源:Krisztián Ungváry:布達佩斯圍城戰

以匈牙利語閱讀或分享本文,請點擊此處: 你好匈牙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