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適應與減緩氣候變遷政策

近年來,氣候議程已成為烏茲別克國內外政策的優先領域之一。這一趨勢的解釋是,該國越來越感受到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

同時,政府為適應和減輕氣候變遷影響而採取的措施是根據烏茲別克在《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等國際公約中的承諾而採取的。目標的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最高層特別關注調適和減緩氣候變遷議題。國家元首的言論證實了這一點,他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烏茲別克氣候議程的優先事項。

因此,Sh. 向議會和人民發表演說(2022 年 XNUMX 月)。米爾濟約耶夫指出,「當前,烏茲別克乃至全世界都出現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在大多數地區,這些問題包括土壤退化、肥沃土地減少、沙漠化、水資源短缺、乾旱、緊急情況發生頻率增加以及為民眾提供清潔飲用水的問題。因此,關愛自然,保護水、空氣和環境的純淨應該成為每個馬哈拉居民真正關心的問題。

在議會兩院聯席會議(2023 年 78 月)上,總統再次強調「解決生態和環境保護、水資源短缺問題將繼續是我們的迫切任務。當然,我們都贊成確保生態平衡、乾淨的空氣和水、乾淨的環境。這個問題對我們來說非常相關和重要。該國正在實施旨在保護和加強寶貴的生態系統的大規模計劃。我們將加快步伐繼續開展這項工作。國家元首在聯合國大會第 2023 屆會議(28 年 28 月)上發表講話時還指出,「烏茲別克將盡最大努力繼續努力消除鹹海慘案的後果,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國際社會的支持對於繼續朝這個方向努力非常重要。反過來,在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 2023 屆締約方大會(COP-XNUMX,阿聯酋 XNUMX 年)上,烏茲別克總統 Sh.米爾濟約耶夫指出,“向綠色經濟轉型和實現碳中和是新烏茲別克斯坦的優先戰略任務。”

有鑑於採取行動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例如向環境友善能源過渡、滿足能源需求和確保永續發展,烏茲別克於1993年加入《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批准《京都議定書》 (1999 年)和《巴黎協定》(2018 年)。同樣在2021年,在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COP-26)第26屆會議上,烏茲別克宣布額外承諾到35年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30年水準減少2010%。 2022年,該國加入了全球倡議“全球甲烷承諾”,以實現到30年甲烷排放量比2030年減少至少2020%的集體目標。

為了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近年來國家法律架構得到了顯著擴大和加強。特別是,烏茲別克氣候政策的關鍵領域被記錄在《2017-2020年發展行動戰略》、《烏茲別克斯坦2030年戰略》等旗艦文件以及《2030年環境保護構想》、《水資源開發計劃》等方案文件中。此外,也制定了烏茲別克到2020年經濟脫碳策略。

為了確保這些計劃的實際實施以及農業和水資源管理、能源、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發展,烏茲別克共和國總統和內閣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和決議。此外,該國正在製定水、生態和社會法規。

這些文件列出了實現實施適應和減緩措施目標指標的主要領域,包括:

  1. a) 至30年,單位國內生產毛額溫室氣體具體排放量比35年基準減少2030-2010%;
  2. b) 引進更清潔、更安全的工業技術,將經濟部門的能源效率提高 2 倍,工業基礎設施提高 20%;
  3. c) 提高各經濟部門的用水效率,引進節水灌溉技術達2萬公頃,農作物產量提高30-35%;
  4. d) 將再生能源(RES)產能提高到15-25吉瓦,佔總發電量的比重達30-40%以上;
  5. d) 將自然保護區面積擴大到國土面積的12%,並將鹹海地區的人工林面積增加到2.3萬公頃;
  6. e) 在公共投資和採購領域引入國際和國家「綠色」標準、建築能源效率認證系統等。

目前,國家已經採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來實現這些目標。

因此,為了提高能源效率,自2020年起,烏茲別克在認證過程中強制確定產品(設備、貨物)和技術的能源效率等級和技術指標。

自1年2024月50001日起,國內企業和組織逐步引入ISO XNUMX能源管理體系,為評估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強度和減少大氣排放提供透明度和客觀性。該標準的實施將使企業獲得國際證書,達到國際水準。

正在採取措施促進家庭部門的能源效率,包括補償個人在家庭安裝太陽能光電站的部分費用、商業銀行向個人和法人購買再生能源裝置提供的貸款利息費用,節能燃氣燃燒器和鍋爐,以及其他節能裝置.自1年2024月200日起,烏茲別克對面積超過2024平方公尺的建築物和構築物引入能源效率類別。這些物件將被分為從“A”(最高能源效率)到“G”(最低能源效率)的類別。到XNUMX年底,將創建一個專門的電子平台,用於維護能源護照登記冊以及建築物和構築物能源審計結果的報告。強制性能源審計將至少每五年進行一次。

此外,也採取了提高再生能源(RES)比例的措施。根據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 (IRENA)2020年至2023年,該國太陽能發電量增加了63倍,從4兆瓦增加到253兆瓦,專家將其與2021年納沃伊地區卡馬納區太陽能發電廠的投產聯繫起來。

2023年底,總容量超過1.1兆瓦的太陽能、光電站和500兆瓦的風力發電站投入運作。整體而言,計畫在27年將「綠色」電廠裝機容量增加到2030吉瓦。該國通過了2024-2030年水管理部門適應計畫。

優先領域之一是引進節水灌溉技術。據水利部稱,2023年至2024年,節水技術覆蓋面積從1公頃增加到1.6萬公頃(佔水澆地總面積的23%增加到37%——4.3萬公頃)。

節水技術的引進可以節省高達30-40%的水、肥料和燃料—高達25-30%。到2030年,計畫實現水澆地全部採用節水技術。

這些指標使烏茲別克節水技術引進領域位居中亞地區第一,位居世界第七位,僅次於以色列、美國、俄羅斯聯邦、西班牙、巴西和義大利。此外,為了減少灌溉網絡的水損失,在烏茲別克總統的倡議下,7年被宣佈為水利部門的「混凝土運河衝擊年」。任務設定到 2024 年澆築混凝土 1.5 公里,是 2024 年運河的 4 倍,到 2023 年澆築至少 2 公里運河。

總體而言,到2030年,計劃將帶有混凝土塗層的主幹渠和農田運河的比例從10.1萬公里(37%)增加到20.5萬公里(71%)。總體而言,根據數據顯示,透過節水技術的引進以及在水管理領域採取綜合措施,烏茲別克每年可節水約7億立方公尺。

同時,水務領域正在積極引入自動化控制系統(SCADA)和線上水計量和控制「智慧水」。

由於在水管理設施中引入數位技術,促進水資源的營運管理,1.5-2021年節水量增加了2023倍,從350億立方公尺增加到3億立方公尺。

為防治土地退化,制定了2022-2025年一系列措施,包括10多項內容,規定將土壤腐殖質含量從1%增加到1.5%,鹽鹼地減少更多到1.5年,土地面積將增加2025倍以上,從2.5萬公頃增加到1.5萬公頃,並抵消次級土壤鹽化。

2018-2022年消除鹹海沙漠化的後果。進行了大規模的「綠化」工作:在 1.7 萬公頃的土地上種植了單生和抗旱植物(梭梭、櫻桃、康提姆等)。此外,為了保護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及其棲息地,新建了5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3.6萬公頃。

同時,自2021年起,該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Yashil Makon”(“綠地”)計劃,目標是每年種植200億棵樹木和灌木,使綠化水平達到30%到2030年。 12%。在這個計畫框架內,創建了約10萬公頃的綠地,包括公園以及布哈拉、努庫斯、希瓦和烏爾根奇等城市周圍總長40公里的「綠帶」。

整體而言,據多方透露,過去幾十年來,烏茲別克與國際合作夥伴合作實施了20多個水務和農業、供水、環保等大型項目,價值超過1.5億美元。

因此,今天我們已經可以看到烏茲別克為適應和減輕疫情影響而實施的政策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果。 氣候變化。同時,實現承諾框架內的所有目標仍需要時間和進一步轉型。

為此,為有效應對氣候變遷相關議題,形成國家戰略和統一的國家政策,協調各部會在該領域的活動,並有效履行烏茲別克在《巴黎協定》下的義務,烏茲別克共和國總統領導的氣候理事會於2024年XNUMX月成立,是減緩和適應氣候變遷的最高諮詢機構。氣候理事會旨在幫助吸引資源,包括財政資源,以支持引進「綠色」技術、科學發展和創新的計畫。

在國內調適與減緩努力的同時,烏茲別克近年來也大力加強氣候外交,並取得了具體的正面成果。

2018年XNUMX月,在聯合國的支持下啟動了烏茲別克鹹海地區多夥伴人類安全信託基金。該信託基金為國家和國際層面的合作提供了一個單一平台,以解決鹹海地區的環境和社會經濟問題並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24年25月2019日至2021日,聯合國主辦的「鹹海地區-環境創新與科技區」國際高層會議在努庫斯舉行。此次活動的最終文件構成了由烏茲別克斯坦發起並於 XNUMX 年通過的聯合國大會特別決議「關於宣布鹹海地區為環境創新和技術區」的基礎。

另請閱讀: 烏茲別克邁向永續未來:環境倡議與國際合作

2023年60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烏茲別克與XNUMX個國家共同提出的《中亞面臨環境挑戰:加強區域團結,實現永續發展與繁榮》決議。文件強調加強區域合作因應中亞環境問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報告指出了新技術和最佳做法在對抗乾旱、沙漠化和沙塵暴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決議呼籲各國加強保護山區生態系和冰川。

此外,烏茲別克發起的多項地區倡議在中亞各國共同努力和協調配合下正在逐步落實。我們的鄰國支持並通過了烏茲別克在喬爾蓬阿塔第四次國家元首磋商會議(2022年)上提出的中亞地區「綠色議程」計畫。

此外,中亞國家完全支持旨在製定合理有效利用資源的共同方法、確定與國際社會減輕氣候變遷影響的優先合作領域的倡議。

在杜尚別舉行的第五次協商會議(2023 年)上,烏茲別克總統謝。米爾濟約耶夫提議通過一項適應氣候變遷的區域策略。感謝所有中亞國家專家在國際合作夥伴的支持下的協調工作,該文件得以製定並在第28屆氣候變遷締約方大會(COP-28,2023年,阿聯酋杜拜)上聯合提交。

該區域策略到2030年的目標是建立中亞國家之間的互動機制,以克服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並實施調適措施。為實現這一目標,確定了四個戰略目標:1)加強適應氣候變遷的區域協調; 2) 建立制定和實施適應專案/計畫並吸引資金的機制; 3)透過累積、知識交流和科學合作提高適應能力; 4)發展氣候監測、資訊交換和預報系統。

烏茲別克特別重視在中亞各國利益平衡的基礎上發展跨界水資源共同公平管理的區域合作。

在此背景下,拯救鹹海國際基金(IFAS)發揮了主導作用,它代表了中亞國家多邊合作解決全球範圍內最尖銳問題之一的獨特經驗。此外,作為Sh.米爾濟約耶夫強調,在全球氣候變遷帶來新的挑戰和威脅的背景下,區域合作的需求更加成長。

過去幾年,IFAS 已經證明了其作為州際機構的有效性,各方在該機構內公開討論並製定雙方都能接受的跨界河流水資源合理利用和聯合管理合作解決方案。在這方面,烏茲別克主張進一步完善IFAS的結構和法律框架,以更新其在現代現實中的作用。

因此,日益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烏茲別克正在積極採取措施,履行國際氣候協定規定的義務。同時,國家需要繼續在國內和外交政策上做出努力,以跨部門綜合辦法適應和減輕氣候變遷的影響。

另請閱讀: 烏茲別克根據開放指數對政府機構進行年度評級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件地址將不會被發表。 必填欄位已標記 *